首页 - 建言献策 - 正文
王 甫:打造地学拔尖人才培养高地
作者: 发布:2020-05-18 点击量:
  


战略规划是指导学院明确发展历史方位,找准工作地位,力争大有作为的指南针,为更好地落实学校未来十年战略规划,学院明确提出了建设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力争形成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地大标准、中国模式。

一、强化使命驱动、大师引领,建立“大情怀”德育体系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强化学生学术志趣的同时,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思政教育相融通。三是用学术大师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文化基因、地质人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四是组建导师师资团队,让学生在大师的熏陶下学习和成长。五是开发设计好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体系继续开展系列学生活动,挖掘老一辈地质大师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并与新时代创新创业的新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践行悟道教育引导学生。

二、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构建“大地学”知识体系

一是加强和突出基础理论学习,打好数、理、化等课程的基础。二是制定跨学科培养方案,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宽厚的地球系统科学知识体系。三是加强强化三大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建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四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五是加强地学数据库建设,培养学生开展地学大数据、数字模拟及数学建模的能力。五是引入数据科学和大数据理念,培养学生基于地质过程时空大数据开展数据挖掘、数值模拟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三、坚持全球视野、国际合作,搭建“大平台”资源体系

一是注重大师引领,组建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师资团队。二是坚持现代化、国际化标准,构建国际一流的课程体系。三是进一步打造实践教学平台,突出数字化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搭建稳定国际合作育人平台,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革新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创建“大包容”自育体系

一是推进完全学分制,让学生拥有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自由空间。二是积极开展探究式、辩论式、项目合作式等取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三是提供经费制定及政策大力支持学生利用国内外实践平台、第二课堂资源促进等探索个性化发展。四是变革学生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评价引导,突出过程检查、评估与反馈。

五、提升综合素质、多元能力,形成“立体化”培养模式

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生中弘扬地学专业报国、勇攀科学高峰、献身地质事业的理想追求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是继续完善“一制三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院“科研兴趣团队”运营模式,让学生在大师的带领下,实现个性化发展。三是全面打造以“良师·科技·成长”为主题的学生科技引航工程,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四是继续开展全国高校“地球科学院(系)学生骨干论坛”,优化学院“科研兴趣团队”运营模式,持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