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解读 - 正文
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
作者: 发布:2020-05-28 点击量:
  

 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

——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规划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渴望生活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人类社会正面临共同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宜居地球。作为以地球科学为鲜明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致力于更加深刻地认知地球,更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更有效地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地大人的共同期盼,是激励一代代地大人接续奋斗的“地大梦”。到2018年,学校已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奋斗目标,开启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迈向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地球科学优势更加巩固、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世界地球科学领域思想变革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引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关键贡献。

新形势呼唤新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迎来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前所未有,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学校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深刻挑战和尖锐矛盾。面对新形势,学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启新奋斗,必须聚焦灵魂、聚焦短板、聚焦明天、聚焦使命、聚焦特色,着力创新发展,推动内涵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矢志追求一流,实现从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回顾历史,学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才、为国创新,克难奋进;始终坚持追求学术卓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展望未来,期待与世界地球科学领域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产业组织和各类机构互学互鉴、协同创新;期待与志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识之士共担责任、共创伟业;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共创美丽中国、共建宜居地球。

一、办学使命

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创新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提供人才支持;致力于创新、应用和传播知识,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致力于优化治理、革新文化,充分激发和调动办学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奋斗目标

到2030年,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主要办学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水平;地球科学位居世界前列,各学科竞进提质、争创一流;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师资队伍;成为一所彰显中国特色优势、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实现教育卓越。持续推动教育创新,着力培养服务美丽中国和宜居地球建设的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强有力地吸引并支持来自全球的优秀学生多样化成才、个性化发展。打造(HCUG)2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共同体,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国家信赖、社会认可。2025年形成一流本科教育体系,2030年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具有显著品牌效应的终身教育体系。

——实现学术卓越。聚焦学术生态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学术繁荣,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并得以转化,为美丽中国和宜居地球建设作出关键贡献。2030年,建立有效支撑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一流学科体系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贡献力提档升级,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协同创新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实现文化卓越。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卓越文化,建设文明校园,激励全体师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引领能力显著提升,传承、创新和引领行业及社会文化新风尚。

——实现管理卓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术治理,优化公共服务,推动多元参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到2030年,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充满活力的管理干部队伍,形成充满生机的开放办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的地大模式和地大经验。

三、指导原则

(一)强化特色、关联生长

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坚持价值引领;强化地球科学领域特色和优势,率先实现一流;强化提质升级,坚持关联生长,推进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优化学科生态。

(二)重点突破、整体提升

强化战略管理,抓住主要矛盾,聚焦主攻方向;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有序推进重点建设;衔接“十三五”,升级“十四五”,提质“十五五”,实现质量整体提升。

(三)改革创新、追求卓越

永葆创业心态,坚持创新为要,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文化引领能力、办学治校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实现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和管理卓越。

(四)以人为本、依法治校

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尊重人、鼓舞人、发展人,事业留人、服务留人,提升识才引才、爱才用才、敬才育才能力;坚持依法治校,把法律、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战略重点

(一)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

1.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全面推动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存量升级、增量优化、动态调整,强化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向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布局和建设新地学、新工科、新文科,提升基础学科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教育。控制本科专业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2030年实现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比接近1:1。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2.全面提升生源质量。借力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的优质生源选拔方式,择天下英才而育之。建设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科教联盟H2,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健全教授、名师对口联系重点中学机制,开设“大学先修课”,引导优秀中学生献身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优化学生招录遴选标准,深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改革。依托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U2,招收有志于学术卓越、科技创新、产业报国的国内外优秀青年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3.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贯彻落实“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全面推行主辅修制,完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C2,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宜居地球创新创业联盟G2,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燎原计划”,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科研育人体系建设,推进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建设“研究型学习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体系与能力建设,发挥学科专业和教学团队带头人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丰富文史哲等通识课程资源,提升数理化外等基础课程质量。加强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特色。持续实施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强化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健全本科教育质量多元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4.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持续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引导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为业,夯实基础,瞄准前沿,开展探究式、研究式学习,成长为学术创新的生力军;引导应用型研究生关注国情民情社情,加强与行业、区域和社会各界合作,深化对本领域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行动方案。创新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依托创新平台、智库平台、学科特区等,推动研究生学科交叉和项目制培养。拓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途径。完善导师评价体系,以评促建,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完善研究生毕业质量标准,整体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5.建设开放融合的国际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打造留学地大国际教育品牌。深化国际学生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学生教育质量,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人才,形成国家高等教育对外交往地大模式和地大经验。坚持需求导向、质量导向,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远程与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办学优势,对标自然资源事业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续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自然资源管理教育等远程和继续教育项目,为行业、区域和社会提供优质终身教育资源。

(二)学术创新与社会参与

1.优化学科生态体系。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围绕认知和预测地球,建设“地球+”学科群,探索地球深部过程、揭示壳幔物质循环、研究圈层相互作用和动力过程,确保地球科学在国内外的领先优势,夯实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科学基础。围绕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学科群,致力于实现资源能源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围绕生命共同体建设,建设“绿色+”学科群,深化人地耦合关系研究,观测、解释和预测地球、环境和社会系统的变化趋势、驱动机制及相互作用,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智能+”学科群,推动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在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中的创新和应用。围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建设“治理+”学科群,致力于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跨领域、跨部门、跨尺度的治理策略,发挥重要智库作用。提振“基础+”学科群建设水平,建设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的高水平基础学科。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跨学科平台为依托,优化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各学科共生共荣、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

2.优化知识创新体系。持续推进“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四位一体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聚焦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汇聚多学科研究力量,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深部与表层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过程与演化。瞄准“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建设,启动面向2030的若干重大科学前沿研究计划。推动地球生物学、微区地球化学分析、地球深部物质研究、水岩相互作用等领域及方向领跑或并跑国际学术前沿;推动岩石圈演化、生物圈与地圈相互作用与协同演化、非常规能源资源与紧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工程、水岩相互作用、海洋地质与能源资源、地质环境修复等领域及方向并跑或跟跑国际学术前沿。

3.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地质资源与环境科学前沿、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综合性、复杂性问题为导向,以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为目标,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环境健康、数学等重点领域,建设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持续布局和推进野外观测科学站点建设,健全完善水、土、气、生野外观测体系和控制试验指标体系。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贡献关键科学理论、共性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形成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的科技创新链条。

4.强化特色智库建设。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发挥学科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涉及的重大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问题为导向,建设一批体现地大智慧的新型智库。重点建设若干专题数据库,联合共建人文社会科学与信息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室,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数据和方法支撑。与国外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设立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基地,产出若干推动国家和全球治理进程的标志性成果,整体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

5.完善学术评价管理体系。充分重视学科发展的共性规律和差异化特征,借鉴吸收国内外经验,探索完善学术评价标准,优化学术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鼓励学科分类发展。深化教师岗位评聘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基于团队的学术考核评价,推动个人考核评价与团队考核评价相结合,推动组建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健全完善教学科研单位学术绩效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完善配套制度改革,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形成导向清晰、鼓励创新、突出绩效的学术管理制度。

6.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加强社会合作整体谋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学校深入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撑、决策咨询、标准制定和管理服务。统筹建设对外合作数据库,聚焦重点行业、区域推送优秀毕业生和专家学者。加强科普创作和教育,面向社会开展自然教育,汇聚更多力量参与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努力在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珠宝、人工智能、自然教育等领域产出一批协同创新成果。提高参与全球、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的整体水平。

(三)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

1.整体谋划国际合作全球布局。以“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为核心,实施“宜居地球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推动与国际同行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合作。构建高质量国际合作网络,与更多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建立洲际“宜居地球”海外学生实习基地。创新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体制机制,扩大访学交流和学生互换,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

2.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以国际地学教育中心为牵引,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提升我国在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决策咨询、信息支持和人才支撑。

3.全面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加强国际学术信息传播和国际学术期刊建设,加强网络媒体国际化与海外校友会建设,提升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动态跟踪研究水平。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深度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行业规则制定、评估和认证。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野外观测基地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围绕全球变化等领域若干重大问题举办系列高峰论坛。

4.实施宜居地球人才计划。持续推进和优化海外合作项目,全方位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打通就业国际化通道,推动优秀毕业生面向国际组织、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实习任职。持续加大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访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大外籍教师引进、访学和交流力度,强化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5.提升校园国际化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化校园,全面提升承载、服务国际师生的能力,提高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推进国际学生趋同管理,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增强文化自信。完善管理与服务机制,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管理人员国际化素质能力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国际化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文化创新与价值引领

1.弘扬矢志报国、知行合一的育人文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传承爱国、求是、担当、奉献的“大地之光”精神,引导崇尚科学,矢志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恪守“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价值认同,筑牢中国梦根基。坚持践行悟道,引领学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胸怀天下、热爱人民,永葆真情、永做真人,全方位推进实践育人。

2.倡导追求真理、和谐共生的学科文化。坚定追求真理信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聚焦共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揭示自然的奥秘,社会法则和人生真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擦亮“地学名片”,充分发挥地球系统科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性、先行性、前瞻性作用。引领各学科精准发力、关联生长、竞进提质,建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创作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系列教材和科普作品,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自然教育,引领生命共同体文化共识和文化传播。

3.营造师生为本、严谨求实的管理文化。健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鼓励师生、关怀师生、服务师生、便捷师生,提升师生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坚持依法治校,塑造“严在地大”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重信守诺,树立庄严崇高理想、塑造严谨求真风尚、制定严格卓越标准、实施严明高效治理、建设严整和谐校园。

4.激发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创新文化。挖掘和传承“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的南迁办学精神,引导师生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汇聚全球创新文化资源,涵养师生全球视野。优化创新生态,坚持守正出奇、推陈出新,倡导争鸣、宽容失败,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实现摇篮筑梦、星火燎原。传承和弘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激励引导全体师生勇攀科学和人生高峰。

(五)治理变革与管理创新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决策、促改革的能力。强化系统设计和战略管理,着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切实把党的领导力转化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推动力、竞争力、创造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基层发展内生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建质量,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对教育卓越、学术卓越、管理卓越、文化卓越和全球合作的追求中,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为引领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红色引擎。健全完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2.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大学章程为基石,推进依法治校。遵循研究型大学建设规律、立足校情实际,适时调整学院、学科和部门设置,探索推进学部制、大部制改革。分层分类推进学院发展改革,降低管理重心,激发基层活力,为基层发展赋权增能。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优化学术委员会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学科群为基本单位,构建科学、规范、多元的评价体系。完善学术治理配套制度改革,形成目标导向、绩效评价的学术管理制度。加强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建设,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发挥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科学决策咨询和资源筹措等作用。推动多元共建,创新合作模式,畅通和拓宽政府、社会和行业支持渠道,深化国际合作,形成多向发力、充满生机的开放办学体制,协同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的各方力量。

3.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精简、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机构和管理岗位设置,推动管理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加强部门协调。优化管理制度,再造管理流程,整合、集成服务职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激发管理服务队伍活力,提升管理服务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推进管理服务评价改革,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管理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提升师生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五、战略保障与规划实施

(一)强化资源保障

1.提升资源筹措配置水平。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主动谋划、积极争取,拓展筹资渠道,挖掘筹资潜力,实现办学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强化全员资源筹措理念,形成群策群力的资源筹措机制,强化筹资战略管理,建立增资长效机制,解决资源短缺矛盾。强化资源配置的规划导向、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逐步建立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过程管理与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与动态调整有效衔接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资源使用约束激励,促进财尽其用、绩效优先。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2.构建杰出人才汇聚体系。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满足急需、谋划长远、优化结构,健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精准引才机制,大力引进杰出科学家和领军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完善精准育才体系,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阶梯建设,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发展。建立人才快捷服务系统,提升人事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质量提升应对全球人才竞争,把优质服务贯穿引才用才的全环节、全过程。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文化,助力人才潜心教书育人,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使千里马竞相奔腾。

3.建设生态型、智慧型校园。把“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全面融入校园建设,建设宜学宜居、润物无声的生态型校园,全力打造美丽地大、幸福地大。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资源云化、数据湖化、服务微化,助推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改革。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立数据标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业务协同、流程优化,提升决策效率,打造智慧校园。

(二)强化规划执行

1.加强领导。坚持一以贯之,一张蓝图干到底,充分发挥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对推动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激励中层担当,推动基层探索,全面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和战略执行力,把战略规划的要求落实到各个方面、各级组织。

2.防范风险。加强政策研判、环境动态扫描和对标分析,防范环境变化及外部挑战风险。加强发展方向、内部生态、制度分析和能力监控,防范生态缺陷及能力不足风险。加强资源筹措和配置效率研究,防范资源不足及效率低下风险。加强党风廉政、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防范不思进取和精神懈怠风险。

3.协调配套。注重衔接、强化落地,通过五年规划、中长期专项规划落实本规划。针对不同阶段主要任务,瞄准靶心、突出重点、配置资源,把战略规划落实到各单位、各阶段、各年度、各专项,系统推进,定期开展考核评估,确保奋斗目标顺利实现。